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的通知

时间:2024-07-05 04:28:3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9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7号)等粮改政策,对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等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央针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对以往粮改政策的进
一步调整和完善,对于调整农业、粮食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吃透精神,掌握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粮改政策,把粮改推向深入,并根据粮食收购主体增加等新情况,提早准备,做好粮食
收购市场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拓宽粮食收购渠道,促进粮食正常流通,维护粮食收购秩序
根据国办发〔2000〕7号等文件的要求,对经批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品种,允许和积极鼓励经省级或地(市)有关部门批准的粮食加工企业、饲料、饲养、酿造、医药等用粮企业和粮食经营企业直接收购、经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也可以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进
行收购;鼓励粮食生产者通过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出售,粮食集贸市场要常年开放。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合法的粮食收购、经营活动,扶持粮食生产者在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中销售粮食。要做好粮食购销资格审验工作,省或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会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审
核可直接收购、经营退出保护价范围粮食品种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资格,不得随意设置限制条件。各地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可以直接收购、经营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用粮企业、粮食经营企业名单,便于执法机关、新闻舆论和群众掌握情况、进行监督。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取缔无照及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粮食收购、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争议的粮食品种,在县(市)及其以上农业、质量技术监督或粮食部门进行品种鉴定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的鉴定证明进行管理。
二、加强对毗邻地区粮食收购市场的统筹协调
国务院明确规定,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另外,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具体办法和步骤由有关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努力加强对毗邻地区粮食收购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已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所在的地区和与之毗邻的未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地区的粮食市场管理,全力搞好协调工作。
毗邻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密切联系,定期联络,互通信息,粮食主产地(如吉林、黑龙江、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湖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等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及时召集省际毗邻地区有关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粮食市场管理协作会议,建立健
全省际边界毗邻地区粮食市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督查下,有关地区要建立和实行毗邻地区粮食办案协查制度,交流案情和粮管的好经验、好方法。有关毗邻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活动、交叉检查等活动,推动粮管工作的开展;有条
件的地区,要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办案活动,以保证监管执法力度;有关毗邻地区要继续完善举报投诉和举报督办、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使监督更见成效。
三、支持搞活粮食销售,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学习粮改政策,努力把握有关政策的精神实质。要切实抓好粮食销售市场、粮食零售市场的规范管理,大力扶持合法的中介机构、经纪人从事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粮食代购代销等经营活动。注意保护粮食的合法运输,不得以任何借口设卡检查、变相收费
、罚款放行,坚决制止“三乱”现象。要注意加强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中上市粮食商品的日常监管,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粮食商品、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继续管住管好未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维护粮食收购秩序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继续以管住管好未退出保护价的粮食品种收购市场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管理工作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并继续实行评选先进“一票否决制”,把粮食市场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来抓。健全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增强管好粮食收购市场的决心,继续将粮食市场收购管理常抓不懈,努力完善内外协调、发挥整体功能的监管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严厉打击私商粮贩和未经批准收购未退出保护价粮食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震慑违法经营者。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健全粮食市场巡查制度,充实巡查人员,规范巡查程序,充分发挥基层监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出击,“防范于未然”,加强请示和报告,及时掌握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的动态信息,全面提高监管执法的效能和效率。



2000年3月13日

印发《惠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通知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惠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通知

惠府办〔2010〕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惠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业经十届11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惠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县(区)政府(含政府办公室,下同)制定、修改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应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三条 规范性文件上报备案的承办机构:
  (一)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具体承办报备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省人民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各县(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本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具体承办报备工作,经县(区)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市人民政府和本县(区)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四条 报送备案机关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一)规范性文件纸质正式文本3份(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为铅印或打印件,不得以会议文件、复印件或者文件汇编的撕页报送);
  (二)备案报告2份;
  (三)规范性文件起草说明(包括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依据、主要内容和重大分歧意见协调情况的有关材料等)2份。
  第五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代表市人民政府,负责各县(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的各县(区)政府规范性文件,迳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办理。
  第六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自收到报送备案的各县(区)规范性文件之日起30日内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市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备案的各县(区)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否有法律、法规、规章、党和国家政策、上级规范性文件依据;
  (二)是否同法律、法规、规章、党和国家政策、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各县(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与市政府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之间、各县(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之间是否矛盾;
  (四)各县(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制定技术及规范化的要求。
  第七条 各县(区)规范性文件经备案审查发现的问题,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各县(区)规范性文件同法律、法规、规章、党和国家政策、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或者超越制定机关法定职权以及显失公正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发出审查通知书,要求报送备案机关自行纠正。报送备案机关须在30日内将处理结果送交市政府法制机构。在规定期限内不予纠正的,市政府法制机构报请市政府予以撤销。
  (二)本县(区)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发出审查通知书,由报送备案机关自行协调。
  (三)对各县(区)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上的问题,市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处理意见,转报送备案机关处理。
  第八条 每年1月底前,各报送备案机关应当将上一年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备案的审查机关备查。
  第九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等客户信息管理的规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3〕30号

 

  现公布《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等客户信息管理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证监会

                                          2013年7月18日





附件:《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等客户信息管理的规定》.doc
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G00306201/201307/P020130726496507652049.doc




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等客户信息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信息电子化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销售机构、期货公司。
   第三条 客户交易终端信息是指客户通过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下达交易指令的交易终端特征代码。
   客户交易终端信息是客户委托记录、交易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电话号码、互联网通讯协议地址(IP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MAC地址)以及其他能识别客户交易终端的特征代码。
   第四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按照技术规范确定的交易终端设备的类型,采集相应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
   第五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按照内部控制适时性和及时性原则,积极跟踪信息技术发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信息系统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采集到客户交易终端信息。
   第六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向客户提供的交易终端软件,应当采取适当的技术,确保软件能够采集到客户交易终端信息。
   由第三方提供交易终端软件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软件认证许可制度,要求第三方采取适当的技术,确保软件能够采集到客户交易终端信息。
   客户交易终端软件应当具备先提醒升级、再自动升级为最新版本的功能。
   第七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上交易、语音交易、自助交易等外围信息系统应当逐笔记录交易委托、银证转账、银期转账、密码修改、账户登录等操作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集中交易系统还应当同时逐笔存储交易委托、银证转账、银期转账等操作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
   第八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确保存储在集中交易系统和记录在外围信息系统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读性。
   第九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为证券、期货交易所或登记结算机构采集客户交易终端信息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并在相关技术规范发布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信息系统的改造升级,改造后的信息系统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
   第十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建设、改造和维护相关信息系统,以妥善管理客户交易终端信息,并提供符合技术规范的查询接口。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满足交易时段客户信息查询的需要。
   第十一条 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对客户的主要开户资料进行电子化,并妥善保存在信息系统中。
   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在18个月内对新增账户实施开户资料电子化,存量的正常交易类账户应在36个月内完成开户资料电子化。
   第十二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妥善保存客户交易终端信息和开户资料电子化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0年。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妥善保存交易时段客户交易区的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第十三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采取可靠的措施,采集、记录、存储、报送与客户身份识别有关的信息,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承担相应职责。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客户交易终端信息予以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四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严格限制对客户交易终端信息的人工操作权限,明确查询权限和操作流程,建立日志文档并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禁止任何人对客户交易终端信息进行隐匿、伪造、篡改或毁损。
   第十五条 发生影响采集、记录、存储、报送客户交易终端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及时向公司住所地和事件发生地证监局报告,不得隐瞒。
   第十六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违反本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